财务指标单季度利润单季度现金流量综合财务能力

主营构成分析

  营业收入(元) 同比增长 占主营收入比 营业成本(元) 同比增长 占主营成本比 毛利率 同比增长
按行业分 工程承包业务 9873.25亿 2.34% 86.76% 8997.10亿 2.05% 88.23% 8.87% 3.05%
规划设计咨询业务 187.54亿 -7.60% 1.65% 106.39亿 -18.27% 1.04% 43.27% 20.66%
工业制造业务 239.99亿 -2.96% 2.11% 186.96亿 -2.39% 1.83% 22.10% -2.04%
房地产开发业务 832.72亿 33.76% 7.32% 731.05亿 36.55% 7.17% 12.21% -12.82%
物资物流及其他业务 958.66亿 0.38% 8.42% 882.52亿 -0.17% 8.65% 7.94% 6.94%
分部间抵销 -712.22亿 -200.05% -6.26% -707.19亿 -201.02% -6.94% 0.71% -57.29%
合计 11379.93亿 3.80% 100.00% 10196.83亿 3.44% 100.00% 10.40% 3.09%
按地区分 境内 10776.84亿 3.40% 94.70% 9635.19亿 2.96% 94.49% 10.59% 3.78%
境外 603.10亿 11.52% 5.30% 561.64亿 12.56% 5.51% 6.87% -11.08%
合计 11379.93亿 3.80% 100.00% 10196.83亿 3.44% 100.00% 10.40% 3.09%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中国铁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推动企业保持了平稳向好发展态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报告期,中国铁建全年新签合同总额32,938.700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营业收入11,379.935亿元、同比增长3.80%;利润总额388.282亿元、同比增长2.65%;净利润323.287亿元、同比增长1.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970亿元,同比下降2.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098.375亿元,同比增加6.69%。
    二、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发展战略
    “十四五”时期,公司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要求,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强化创新驱动,优化布局结构,健全治理体系,防范重大风险,提升党建质量,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四五”时期,公司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系统观念、聚焦高质量发展、实现共享发展。
    “十四五”时期,公司总体发展战略是:建筑为本、相关多元、价值引领、品质卓越,发展成为最可信赖的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
    ——“建筑为本”是发展的立足点。坚持以建筑业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抓牢用好国内外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布局国内、国外建筑市场,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关多元”是发展的着力点。坚持多元化发展,打造新的产业格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利用自身核心优势,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多领域主动作为、寻求突破。积极拓展与建筑产业链相关联、与主业发展相协同、与企业资源禀赋相匹配的产业领域,加快培育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契合市场未来需求、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形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功能科学、协同高效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价值引领”是发展的关键点。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价值导向。坚决贯彻“创新、协同、安全、共享、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破除重规模、轻效益的粗放式发展观念,将“是否有利于提高质量、是否有利于创造效益”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按照价值管理、价值创造、价值挖掘、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原则,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品质卓越”是发展的落脚点。坚持立足本质属性,全方位打造“品质铁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铁道兵“红色基因”,打造“最讲政治、最强使命、最有担当、最能奉献”的品质卓越中央企业;更好地服务国内外市场和客户,打造“创新型、科技型、管理型、国际化”的品质卓越建设集团;更好地回馈广大股东和社会,打造“资产优良、业绩优秀、资源优质、管理先进”的品质卓越公众公司。
    “十四五”期间,本集团将围绕总体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推动集约化发展、全面推行精益化管理、大力发展专业化运营、积极瞄准数字化转型、坚定深耕国际化经营、深入推进一体化协同,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
    (二)经营计划
    1.报告期经营计划说明
    2023年,本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国家战略,立足国内大循环,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强化市场研判,坚持经营质量优先,加强高端经营,完善经营要素,防范经营风险,圆满完成了各项经营目标。
    2.2024年度经营计划
    本集团2024年度经营计划为:新签合同额30,011亿元,营业收入11,040亿元,成本费用及税金10,521亿元。为实现经营目标,本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决策部署,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加快推进经营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注重从源头提升经营质量、防控经营风险,注重提升新兴业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合同占比,全面推动经营工作高质量发展。
    该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敬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3.维持公司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所需的资金需求
    为实现2024年度经营目标,满足公司各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将主要通过自有资金、增发新股、银行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以及发行债券等方式来保证新年度经营的资金需求。
    
  营业收入(元) 同比增长 占主营收入比 营业成本(元) 同比增长 占主营成本比 毛利率 同比增长
按行业分 工程承包业务 4834.00亿 -0.26% 89.34% 4469.93亿 -0.72% 90.69% 7.53% 6.01%
规划设计咨询业务 83.85亿 -- 1.55% 49.78亿 -- 1.01% 40.63% --
工业制造业务 121.65亿 12.61% 2.25% 93.21亿 15.51% 1.89% 23.38% -7.62%
房地产开发业务 214.11亿 0.13% 3.96% 187.73亿 4.74% 3.81% 12.32% -23.84%
物资物流及其他业务 452.44亿 -- 8.36% 415.77亿 -- 8.44% 8.11% --
分部间抵销 -295.46亿 -198.53% -5.46% -287.70亿 -197.81% -5.84% 2.63% 37.61%
合计 5410.60亿 0.10% 100.00% 4928.71亿 -0.16% 100.00% 8.91% 2.77%
按地区分 境内 5117.71亿 -0.41% 94.59% 4654.30亿 -0.77% 94.43% 9.06% 3.75%
境外 292.89亿 10.07% 5.41% 274.41亿 11.47% 5.57% 6.31% -15.72%
合计 5410.60亿 0.10% 100.00% 4928.71亿 -0.16% 100.00% 8.91% 2.77%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中国铁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强市场研判与经营督导,持续优化市场布局,进一步理顺内部经营关系,优化经营考核评价体系,经营效能、订单质量稳中有升。
    年初至本报告期末,本集团新签合同总额13,590.749亿元,为年度计划的41.06%,同比增长2.09%。其中,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12,764.206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93.92%,同比增长4.29%;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826.543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6.08%,同比下降22.99%。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未完合同额合计70,110.130亿元,比上年度末增长10.19%。其中,境内业务未完合同额合计57,826.705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82.48%;境外业务未完合同额合计12,283.425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17.52%。
    
  营业收入(元) 同比增长 占主营收入比 营业成本(元) 同比增长 占主营成本比 毛利率 同比增长
按行业分 工程承包业务 9647.16亿 7.93% 88.00% 8816.43亿 7.08% 89.44% 8.61% 9.25%
规划设计咨询业务 202.96亿 -- 1.85% 130.18亿 -- 1.32% 35.86% --
工业制造业务 247.32亿 13.13% 2.26% 191.53亿 13.29% 1.94% 22.56% -0.50%
房地产开发业务 622.54亿 22.88% 5.68% 535.36亿 28.18% 5.43% 14.00% -20.25%
物资物流及其他业务 954.99亿 -7.93% 8.71% 884.06亿 -7.70% 8.97% 7.43% -2.95%
分部间抵销 -711.83亿 -202.45% -6.49% -700.08亿 -201.90% -7.10% 1.65% 47.50%
合计 10963.13亿 7.48% 100.00% 9857.48亿 6.90% 100.00% 10.09% 5.09%
按地区分 境内 10422.34亿 7.11% 95.07% 9358.50亿 6.40% 94.94% 10.21% 6.22%
境外 540.79亿 15.14% 4.93% 498.98亿 17.15% 5.06% 7.73% -16.98%
合计 10963.13亿 7.48% 100.00% 9857.48亿 6.90% 100.00% 10.09% 5.09%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面对国内经济“三重压力”、全球形势动荡加剧等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铁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决策部署,真抓实干、迎难向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市场经营抢时争先
    2022年,中国铁建紧跟国家稳住经济大盘决策部署,抢抓市场机遇,持续推进经营资源集约化,强化内部经营协同,优化调整订单结构,大力实施“海外优先”战略,加强经营资信管理和经营队伍建设,调整优化经营考核制度,经营基础持续夯实,订单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本集团新签合同总额32,450.011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12.83%,同比增长15.09%。
    (二)生产运营克难奋进
    报告期,中国铁建加强资源投入保障,全力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生产运营保持稳定。持续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积极推行项目模拟股份制等多种激励制度,推广项目群管理模式,加强“五优”分供商与自有作业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物资设备集采供应,加大设备内部调剂力度,加强在建项目督察,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成昆铁路复线、郑渝高铁、鄂州花湖机场、引江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匈塞铁路贝诺段、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等一大批境内外重难点工程开通运营或投入使用,受到业内外一致好评。2022年,新获国家优质工程奖47项、鲁班奖15项。
    (三)经济运行稳健提质
    2022年,中国铁建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过程督导,持续推进“降杠杆、减负债”,优化融资结构;加强“两金”压控,国金中国铁建REIT成功上市,盘活存量资产,不断提升资产质量;严格资金集中度、上存度过程监督,提升资金支付效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963.12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78.245亿元,净利润317.528亿元,较去年分别同比增长7.48%、7.60%、8.32%,资产总额实现两位数增长,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超过净利润水平。
    (四)企业改革扎实推进
    2022年,中国铁建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要求,扎实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落实落地,71项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确保高质量收官。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子企业董事会建设和现代企业公司治理更趋完善,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实现全覆盖,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有序推进;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加快拓展水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推动规划设计咨询产业高端化、多元化发展,打造工业制造产业领军企业,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先行先试,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五)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中国铁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聚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加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多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表彰,一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应用。数智化勘察设计系统、基础设施智能维养与抢修系统装备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铁路行业科技创新基地认定,进一步巩固铁路行业科研优势。水下隧道、电气化、城市地下空间、海洋基础4个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中国铁建工程实验室达到11个。研制的铁路运营线快速换梁装备“换运架一体机”成功中标换梁任务,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验收。国际标准化组织“铁路应用”技术委员会(ISO/TC269)通过了中国铁建主导的ISO国际标准《ATO引入干线铁路运营规则制定导则》提案,诠释了“中国建造”“中国标准”。2022年,新获詹天佑奖13项,单届获奖数创历史新高,首获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1项,新获中国专利银奖、优秀奖共7项,新增授权专利7,931件,其中发明专利1,217件。
    (六)全面建设持续夯实
    报告期,中国铁建加快推动实施“十四五”战略规划,持续完善三级战略管理体系,推动战略分解与年度工作紧密结合、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联动实施。扎实开展“合规强化年”和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深化推进“大风控”“大监督”体系建设和实施,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铁建文化与品牌体系落地。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定点帮扶、救灾抢险与公益事业,履行央企社会责任。
    二、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发展战略
    “十四五”时期,公司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要求,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强化创新驱动,优化布局结构,健全治理体系,防范重大风险,提升党建质量,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四五”时期,公司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系统观念、聚焦高质量发展、实现共享发展。
    “十四五”时期,公司总体发展战略是:建筑为本、相关多元、价值引领、品质卓越,发展成为最可信赖的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
    ——“建筑为本”是发展的立足点。坚持以建筑业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抓牢用好国内外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布局国内、国外建筑市场,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关多元”是发展的着力点。坚持多元化发展,打造新的产业格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利用自身核心优势,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多领域主动作为、寻求突破。积极拓展与建筑产业链相关联、与主业发展相协同、与企业资源禀赋相匹配的产业领域,加快培育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契合市场未来需求、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形成定位清晰、布局合理、功能科学、协同高效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价值引领”是发展的关键点。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价值导向。坚决贯彻“创新、协同、安全、共享、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破除重规模、轻效益的粗放式发展观念,将“是否有利于提高质量、是否有利于创造效益”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按照价值管理、价值创造、价值挖掘、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原则,推动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品质卓越”是发展的落脚点。坚持立足本质属性,全方位打造“品质铁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铁道兵“红色基因”,打造“最讲政治、最强使命、最有担当、最能奉献”的品质卓越中央企业;更好地服务国内外市场和客户,打造“创新型、科技型、管理型、国际化”的品质卓越建设集团;更好地回馈广大股东和社会,打造“资产优良、业绩优秀、资源优质、管理先进”的品质卓越公众公司。
    “十四五”期间,本集团将围绕总体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统筹推动集约化发展、全面推行精益化管理、大力发展专业化运营、积极瞄准数字化转型、坚定深耕国际化经营、深入推进一体化协同,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支撑作用。
    (二)经营计划
    1.报告期经营计划说明
    2022年,本集团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和各种超预期不利因素影响,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增长、高质量工作主题,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工作方针,紧跟国家稳住经济大盘决策部署,抢抓市场机遇,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内外经营管理体系,强化内部经营协同,优化调整订单结构,大力实施“海外优先”战略,调整优化经营考核制度,持续夯实经营基础,圆满完成了各项经营目标。
    2.2023年度经营计划
    本集团2023年度经营计划为:新签合同额33,100亿元,营业收入11,607亿元,成本费用及税金11,107亿元。为实现经营目标,本集团将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继续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改革创新总要求贯穿始终,围绕国家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紧跟专项债、政策性金融支持方向和各地基建投资计划,明确经营策略和主攻方向;加强高端对接统筹,增强服务与合作意识;重视主责主业和专业化发展,不断巩固主阵地与传统业务优势;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加大专精特新经营力度,进一步加快进城、入水、扩能、拓矿、增融步伐,不断塑造增长新动能和竞争新优势;坚持“海外优先”,依托优势市场,围绕“一带一路”等传统友好国家,进一步提升经营规模和发展质量,更好更稳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优化国内“五位一体”和海外“3+5+N”经营体系,健全完善协同经营机制,稳步推进经营资源集约化,完善考核体系,落实管控要求,夯实经营基础。
    该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敬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3.维持公司当前业务并完成在建投资项目所需的资金需求
    为实现2023年度经营目标,满足公司各业务发展需要,公司将主要通过自有资金、增发新股、银行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以及发行债券等方式来保证新年度经营的资金需求。
    
  营业收入(元) 同比增长 占主营收入比 营业成本(元) 同比增长 占主营成本比 毛利率 同比增长
按行业分 工程承包业务 4846.68亿 -- 89.67% 4502.36亿 -- 91.20% 7.10% --
勘察设计咨询业务 91.08亿 -- 1.69% 58.08亿 -- 1.18% 36.24% --
工业制造业务 108.03亿 -- 2.00% 80.69亿 -- 1.63% 25.31% --
房地产开发业务 213.83亿 -- 3.96% 179.23亿 -- 3.63% 16.18% --
物流与物资贸易及其他业务 445.19亿 -- 8.24% 410.32亿 -- 8.31% 7.83% --
分部间抵销 -299.85亿 -- -5.55% -294.13亿 -- -5.96% 1.91% --
合计 5404.97亿 -- 100.00% 4936.54亿 -- 100.00% 8.67% --
按产品分 工程承包业务 4846.68亿 12.00% 89.67% 4502.36亿 11.58% 91.20% 7.10% 5.19%
勘察设计咨询业务 91.08亿 5.37% 1.69% 58.08亿 0.30% 1.18% 36.24% 9.76%
工业制造业务 108.03亿 7.95% 2.00% 80.69亿 7.11% 1.63% 25.31% 2.35%
房地产开发业务 213.83亿 79.75% 3.96% 179.23亿 83.39% 3.63% 16.18% -9.33%
物流与物资贸易及其他业务 445.19亿 -- 8.24% 410.32亿 -- 8.31% 7.83% --
分部间抵销 -299.85亿 -207.59% -5.55% -294.13亿 -208.40% -5.96% 1.91% -27.87%
合计 5404.97亿 10.64% 100.00% 4936.54亿 10.33% 100.00% 8.67% 3.04%
按地区分 境内 5138.87亿 9.88% 95.08% 4690.36亿 9.54% 95.01% 8.73% 3.32%
境外 266.10亿 27.70% 4.92% 246.18亿 27.87% 4.99% 7.48% -1.60%
合计 5404.97亿 10.64% 100.00% 4936.54亿 10.33% 100.00% 8.67% 3.04%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年上半年,面对严峻的内外环境和市场形势,中国铁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方针,抢抓市场机遇,加强形势研判,早研究、早部署,加大各级经营督导与考核力度,加强内部经营协同,强化专精特新经营,培育增长新动能,经营规模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2022年上半年,本集团新签合同额13,312.46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6.29%,同比增长26.24%。其中,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12,239.170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91.94%,同比增长25.57%;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073.293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06%,同比增长34.43%。截至2022年6月30日,本集团未完合同额54,497.785亿元,同比增长21.78%。其中,境内业务未完合同额44,157.209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81.03%;境外业务未完合同额10,340.576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18.97%。
    报告期内,本集团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11,235.428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4.40%,同比增长30.68%。其中,铁路工程新签合同额884.806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7.88%,同比下降35.38%;公路工程新签合同额1,644.322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14.64%,同比增长70.78%;房建工程新签合同额4,793.994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42.67%,同比增长37.88%;城市轨道工程新签合同额316.804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2.82%,同比下降58.83%;市政工程新签合同额1,813.187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16.14%,同比增长8.62%;水利电力工程新签合同额712.767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6.34%,同比增长579.84%;机场码头工程新签合同额194.542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1.73%,同比增长252.23%。铁路、城市轨道工程新签合同额减少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同期招标项目总量减少;公路工程新签订单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本集团抓住公路扩能改造机遇,积极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运营维管等业务,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房建工程新签订单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本集团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抢抓旧城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机遇,订单实现持续增长;水利电力工程新签合同额同比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本集团紧跟国家水网建设规划,聚焦“双碳”战略,以抽水蓄能和海上风电市场开发为突破口,加快进军水电、风电等领域,订单实现快速增长。机场码头工程新签合同额总体规模较小,出现波动属正常情况。
    报告期内,本集团非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2,077.035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15.60%,同比增长6.64%。其中:勘察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176.407亿元,同比增长6.38%;工业制造新签合同额181.807亿元,同比增长53.05%;物资物流新签合同额1,184.898亿元,同比增长37.22%;房地产开发新签合同额379.945亿元,同比下降44.67%。工业制造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本集团坚持通过创新扩大传统核心产品竞争优势,推动产品技术和服务升级,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物资物流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本集团通过强化战略合作,向客户上下游延伸服务,提升供应链服务能力,订单实现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多发频发及市场行情低迷影响,本集团为防控风险,放慢了项目产品上市推售的节奏。
    
  营业收入(元) 同比增长 占主营收入比 营业成本(元) 同比增长 占主营成本比 毛利率 同比增长
按行业分 工程承包业务 8938.20亿 9.90% 87.63% 8233.70亿 9.10% 89.29% 7.88% 9.32%
勘察设计咨询业务 194.20亿 5.20% 1.90% 129.99亿 5.66% 1.41% 33.06% -0.88%
工业制造业务 218.62亿 21.13% 2.14% 169.06亿 23.20% 1.83% 22.67% -5.43%
房地产开发业务 506.62亿 23.78% 4.97% 417.67亿 28.08% 4.53% 17.56% -13.61%
物资物流及其他业务 1037.23亿 35.37% 10.17% 957.86亿 38.46% 10.39% 7.65% -21.25%
分部间抵销 -694.78亿 -221.74% -6.81% -687.00亿 -221.55% -7.45% 1.12% 15.78%
合计 10200.10亿 12.05% 100.00% 9221.27亿 11.64% 100.00% 9.60% 3.58%
按地区分 境内 9730.45亿 11.64% 95.40% 8795.34亿 11.15% 95.38% 9.61% 4.25%
境外 469.66亿 21.35% 4.60% 425.92亿 22.70% 4.62% 9.31% -9.70%
合计 10200.10亿 12.05% 100.00% 9221.27亿 11.64% 100.00% 9.60% 3.58%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1 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本集团融入新发展格局、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的关键之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本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资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工作方针,落实“守正、革新、提质、做实”工作要求,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平稳增长和“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市场经营培优拓新
    2021 年,中国铁建健全完善区域经营、城市经营机制,大力培育市场竞争优势;加强高端经营与内外部协同,做实做细做深属地经营、滚动经营;健全完善经营考核评价体系,提升经营质量;加强“专精特新”经营,优化调整“两新”布局,培育增长新动能。经营规模再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年新签合同额 28,196.516 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 103.10%,同比增长 10.39%。其中,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 25,623.513 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 90.87%,同比增长 10.38%;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 2,573.003 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 9.13%,同比增长 10.52%。截至 2021 年末,本集团未完合同额 48,548.981 亿元,同比增长 12.41%。其中,境内业务未完合同额 38,971.975 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 80.27%;海外业务未完合同额 9,577.006 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 19.73%。
    (二)生产运营扩能增效
    2021 年,中国铁建实现营业收入 10,200.102 亿元,同比增长 12.05%,首次迈上万亿大关;实现利润总额 351.514 亿元,同比增长 11.63%;实现净利润 293.152 亿元,同比增长 14.03%。报告期,本集团以赋能、聚力、增效为努力方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三级公司建设,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推行项目群管理、“五优”分供商建设等改革举措;加快推进智慧建造,出台智慧工地建设指导意见,完成选树 10 个标杆项目、建设 100 个重点项目任务;强化责任成本管理和分包管理,推动物资设备集约化管控,提升工程项目综合收益水平;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落实“三保一降”责任,加强重难点项目督导,拉林铁路、连徐高速铁路、广州地铁 18 号线、中老铁路、莫斯科地铁、拉伊铁路等境内外重点工程建成通车或投入运营;新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7 项、鲁班奖 7 项。
    (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
    中国铁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大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持“在真落实上下功夫、在真效果上得求证、在可持续上做完善”,改革三年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制定了加强子企业董事会建设、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完善董事会授权管理等配套的制度体系,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建强,董事会职权有效落实。二是在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上取得突破。
    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结合“十四五”规划,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确立“8+N”产业结构,加快布局绿色环保、城市运营等领域,加大新技术研发,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担当现代产业链链长。
    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大型地下工程装备、智慧建造等工作取得有效进展。三是在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上取得突破。全面推动各级子企业实施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四是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取得突破。坚持“三因三宜三不”原则,引导二、三级企业采用分拆上市、股权转让等方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铁建重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挂牌上市。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完善公司治理、深度转换经营机制,探索差异化管控模式。
    (四)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中国铁建坚持科技赋能,加快破解“卡脖子”难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序推进,5 项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实现示范应用目标,圆满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地下空间安全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申报“陆路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设计共性关键技术”等 3 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标“超级高铁”试验线建设任务;首批认定的 7 家中国铁建工程实验室(研发中心)运行状况良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基层小改小革小创新成果丰硕;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世界首台千吨架桥一体机——“昆仑号”入选“2021 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在 2021 年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铁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6 项,创历史最高记录;在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的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 1 项、银奖 1 项、优秀奖6 项;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11 项;获得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 1 项。2021 年,中国铁建新增授权专利 6,638 件,其中发明专利 723 件。
    (五)产业发展蓄势升级
    2021 年,中国铁建坚持多元协同发展,构建形成“8+N”产业发展新格局,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承包板块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房建、市政业务规模和效益占比大幅提升,矿山开采、装配式建筑业务得到快速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板块主业引领优势增强,新兴业务领域持续扩大,多元发展成效明显。投资运营快速发展,投资驱动与资产运营能力显著提升。房地产开发业务逆势增长,全年实现销售金额 1,432 亿元,实现销售面积 990.58 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 13.20%、14.45%。工业制造板块聚焦高端装备、智能装备、新能源装备、环保建材持续发力,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物资物流规范化、集约化、协同化水平持续上升,云采平台正式上线,集采工作打开新局面。绿色环保业务拓展至污水治理、土壤修复、光伏等多个细分领域,落地实施张贵庄污水处理厂、龙泉山生态保护修复等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项目。产业金融服务主业多点发力,以融促产成果显著。
    二、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2022 年度经营计划:
    本集团 2022 年度经营计划为:新签合同额 28,760 亿元,营业收入 10,850 亿元,成本费用及税金 10,389.301 亿元。为实现经营目标,本集团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巩固传统业务优势、加快拓展新兴产业和新兴业务、优化订单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增长新动能;保持新签规模总体稳定、提高落地率,确保经营质量;持续优化经营布局、理顺经营关系、夯实经营基础,提高经营效率。
    该经营计划并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敬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计划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营业收入(元) 同比增长 占主营收入比 营业成本(元) 同比增长 占主营成本比 毛利率 同比增长
按产品分 工程承包业务 4327.32亿 -- 88.58% 4035.06亿 -- 90.18% 6.75% --
勘察设计咨询业务 86.44亿 -- 1.77% 57.90亿 -- 1.29% 33.01% --
工业制造业务 100.07亿 -- 2.05% 75.33亿 -- 1.68% 24.72% --
房地产开发业务 118.96亿 -- 2.44% 97.73亿 -- 2.18% 17.85% --
物资物流及其他业务 531.06亿 -- 10.87% 479.55亿 -- 10.72% 9.70% --
分部间抵销 -278.70亿 -- -5.71% -271.32亿 -- -6.06% 2.65% --
合计 4885.15亿 -- 100.00% 4474.25亿 -- 100.00% 8.41% --
按地区分 境内 4676.77亿 31.49% 95.73% 4281.73亿 32.51% 95.70% 8.45% -7.69%
境外 208.38亿 37.87% 4.27% 192.53亿 38.52% 4.30% 7.61% -5.42%
合计 4885.15亿 31.75% 100.00% 4474.25亿 32.76% 100.00% 8.41% -7.62%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1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本集团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的工作方针,按照“守正、革新、提质、做实”工作要求和年初既定部署,进一步理顺内部经营关系,优化调整市场布局,凝心聚力、乘势而上,经营规模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2021年上半年,本集团新签合同额10,545.54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8.56%,同比增长20.40%。其中,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9,747.131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92.43%,同比增长21.92%;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798.417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57%,同比增长4.50%。截至2021年6月30日,本集团未完合同额44,749.819亿元,同比增长25.63%。其中,境内业务未完合同额36,201.681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80.90%;境外业务未完合同额8,548.138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19.10%。
    报告期内,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8,597.838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1.53%,同比增长12.35%。其中,铁路工程新签合同额1,369.301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15.93%,同比增长11.66%;公路工程新签合同额962.818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11.20%,同比下降10.25%;房建工程新签合同额3,476.877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40.44%,同比增长27.71%;城市轨道工程新签合同额769.487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8.95%,同比增长7.84%;市政工程新签合同额1,669.320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19.42%,同比增长11.64%;水利电力工程新签合同额104.843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1.22%,同比下降35.01%;机场码头工程新签合同额55.232亿元,占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的0.64%,同比下降20.54%。房建工程新签合同额增幅较大的原因是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划实施,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及老旧小区改造深入推进,市场建设需求空间进一步加大。同时,本集团注重城市发展规划、产业需求研究,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深耕细作,订单实现了持续增长。水利电力、机场码头及航道工程新签合同额总体规模较小,出现波动属正常情况。
    报告期内,本集团非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额1,947.710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18.47%,同比增长76.13%。其中:勘察设计咨询新签合同额165.835亿元,同比增长14.43%;工业制造新签合同额118.790亿元,同比下降2.83%;物资物流新签合同额863.471亿元,同比增长96.15%;房地产开发新签合同额686.720亿元,同比增长114.76%。房地产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疫情影响基数较低及楼市成交热度延续,同时本集团积极把握市场需求释放机遇,创新营销模式,加大线上线下营销力度,深化销售渠道,销售业绩得到大幅提升;物资物流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本集团通过深耕市场,围绕主业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强化集采力度,实现快速增长。